题孤山放鹤亭(戊申)

欲寻冈阜更威夷,一水周堂梅万枝。
天与湖山纳遗句,死无封禅美清时。
青黄漫惜沟中断,丹雘争怜湖上祠(湖上遍立同光功臣祠庙。)。
等是茂陵身后态,愧君临命一题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孤山放鹤亭时有感而作,通过描写眼前景物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和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前四句写景抒情:诗人想寻找高低起伏的山冈,却看到一湾湖水环绕着厅堂,周围是盛放的万株梅花。大自然把湖山美景赐予人间,而诗人只想留下清雅的诗句,不愿像古代帝王那样追求封禅大典的虚名。这里用"死无封禅"的典故,暗讽当时社会追逐功名的风气。

中间两句暗含讽刺:诗人用"青黄不接的断木"比喻被埋没的人才,用"湖上争建祠堂"暗指同光时期(同治、光绪年间)官员们争相为自己树碑立传的丑态。这两句通过对比,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和虚伪。

最后两句借古喻今:诗人用汉武帝茂陵的典故,暗示这些争名夺利的人和历史上追求长生不老的帝王一样可笑。而面对放鹤亭,诗人感到惭愧,因为这座亭子象征的高洁品格,正是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无声批判。

全诗通过湖山美景与功名利禄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清高品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语言看似平淡,实则蕴含深刻的社会批判,展现了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