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雪》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冬日雪景,同时暗含人生感慨。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雪的形态描写(前六句)
用"花片""玉屑"比喻雪花,既写其轻盈洁白,又赋予珍贵感。"结阴风,凝暮节"六个字就勾勒出寒风凛冽、岁暮严寒的氛围。后两句用"虚晶""广洁"展现山野被雪覆盖后晶莹广阔的画面,像突然拉开的广角镜头。
2. 雪中人间(中间四句)
笔锋转向人间景象:雪花从云端飘落,却在空中被寒风噎住般时断时续——这个"噎"字用得极妙,把风雪交加的状态写活了。"千门万户皆静"与"兽炭皮裘自热"形成有趣对比:外面万籁俱寂,屋内人们烤着火炉裹着皮袄取暖,短短两句就画出古代冬日生活图景。
3. 深层感悟(末两句)
最后用"洛阳人"雪中起舞的欢乐场景,突然转折到"郢中歌断绝"的典故(指高雅乐曲无人欣赏)。看似写雪,实则暗示:世人只知追逐眼前热闹,却不懂珍惜真正美好的事物。这种感慨就像雪一样,表面轻盈,落地后却引人深思。
全诗像一组雪景镜头,从特写雪花到广角雪原,再到人间烟火,最后定格在思想深处。语言干净利落,比喻新鲜,特别是结尾的转折,让单纯的写景诗突然有了思想重量。
张南史
张南史,字季直,幽州人。好弈棋。其后折节读书,遂入诗境,以试参军。避乱,居扬州。再召,未赴而卒。代表作有《同韩侍郎秋朝使院》、《寄中书李舍人》、《殷卿宅夜宴》、《春日道中寄孟侍御》、《江北春望赠皇甫补阙》等,其中以前六首咏物诗最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