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县舍中看到酴醾花初开时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和离别之情。
首联“芳丛累累结珠玑,雨后芬香郁麝脐”,写的是酴醾花刚刚绽放,花朵密集如珍珠,雨后香气浓郁,仿佛麝香的芬芳。这里用“珠玑”形容花朵的美丽,用“麝脐”比喻香气的浓烈,生动地展现了花的娇艳与芬芳。
颔联“半醉半醒春昼永,载行载笑洞仙迷”,写的是作者在春日漫长的白天里,半醉半醒,心情愉悦,仿佛置身仙境,边走边笑,陶醉其中。这一联表现出作者在花开的时节,心情轻松愉悦,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颈联“青蛇眼见游飞雾,绿绶生愁解佩觿”,用的是比喻手法,将眼前的景象比作青蛇在雾中游动,绿色的丝带似乎在为离别而忧愁,解下佩饰准备分别。这里的“青蛇”和“绿绶”象征着离别的不舍与无奈。
尾联“举袂与君为此别,幸传薰德绛囊携”,写的是作者举起袖子与朋友告别,并希望朋友能带着这份美好的品德和回忆离去。这里的“薰德”指的是美好的品德,“绛囊”则象征着珍贵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谊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酴醾花开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春日里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离别的不舍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