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慢·送春
倚阑处,香抛麝粉,翠减红药。
雏燕平芜漫掠。
浮花浪蕊如昨。
恁飞舞、呢喃栖画阁。
有轻絮、细扑帘幕。
念绣陌、钿车去何所,记曾误芳约。
飘泊。
绿萍点点谁托。
更树底鹃啼,莺声老、苦了人未觉。
教梦入愁边,莫引清酌。
岁华暗促,问瞬归行锦,山涯天角。
无计安排心头恶。
扪襟袖、酒痕易驳。
算衣带、容光同瘦削。
甚临水、也照僝颜,尽寂寞,人间暗怨东风薄。
雏燕平芜漫掠。
浮花浪蕊如昨。
恁飞舞、呢喃栖画阁。
有轻絮、细扑帘幕。
念绣陌、钿车去何所,记曾误芳约。
飘泊。
绿萍点点谁托。
更树底鹃啼,莺声老、苦了人未觉。
教梦入愁边,莫引清酌。
岁华暗促,问瞬归行锦,山涯天角。
无计安排心头恶。
扪襟袖、酒痕易驳。
算衣带、容光同瘦削。
甚临水、也照僝颜,尽寂寞,人间暗怨东风薄。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春天即将离去时,词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
上片从眼前春景写起:倚着栏杆,看到花香消散,芍药凋零。小燕子掠过原野,残花飘在水面,这些景象和去年一样。燕子还在屋檐下呢喃,柳絮轻轻扑向窗帘。词人想起曾经和心上人约好一起赏春,如今却不知她的马车去了哪里,自己错过了美好的约定。
下片转入内心感受:自己像浮萍一样漂泊无依,连树上的杜鹃和黄莺都叫得凄苦,却没人察觉。只能借酒消愁,可岁月流逝太快。想问春天为何匆匆离去,却找不到答案。衣服上的酒渍容易褪去,但心中的愁苦却让衣带渐宽、容颜憔悴。就算临水自照,也只能看到一张愁苦的脸。最后埋怨东风无情,带走了春天,也带走了欢乐。
全词用凋零的春花、漂泊的浮萍、啼血的杜鹃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写出春光逝去、佳人失约带来的孤寂与苦闷。最后"东风薄"的埋怨,更是将无人理解的落寞推向高潮。词人把春天拟人化,仿佛它的离去是故意冷落自己,这种写法让抽象的愁绪变得生动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