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长句和公实

九春芳物已凋残,百舌声中兴转阑。
东园有恨成蹊易,南国无媒寄远难。
成蹊寄远空惆怅,素萼青跌忽摇漾。
袅袅金茎瑞雾通,霏霏玉井香云上。
玉井金茎不易逢,绿叶田田复几重。
鹭窥冰彩愁难定,蝶绕檀心恨正浓。
鹭窥蝶绕疏华动,幽香更倩回风送。
轻绡似出鲛人织,明珠乍见江婓弄。
回塘曲水日初长,妖姬妷女自相将。
但识汉宫持作盖,宁知楚客制为裳。
照影竞窥眉上绿,凌波争比额边黄。
长裾荡桨怜丝罥,皓腕攀条畏刺伤。
直谓将心同白日,始知行乐在青阳。
青阳白日去悠悠,几度相思南陌头。
娇靥只矜如月满,繁华须念逐波流。
银床寂寞翻清露,纨扇凄凉及早秋。
年催已畏倾筐尽,昼短何妨秉烛游。
风撼铜铺难独守,星回金屋迥添愁。
愿学汉皋能解佩,还同河徼善操舟。
操舟解佩怜君久,弃置红颜相忆否。
空持白璧误投人,为少黄金能取酒。
妾意频惊桃李时,君来已及芳菲后。
行路羞看陌上蓬,连根愿比池中藕。
采莲日暮绿江深,因君哀怨进讴吟。
鸿来不惮关山远,菱唱还过越水浔。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将尽时的孤独与哀愁,借白莲自喻,表达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和无奈。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季节与心境的反差
开篇"九春芳物已凋残"点明暮春时节,百花凋零,暗示女子青春易逝的焦虑。百舌鸟(百舌)的叫声更添烦闷,东园小径(蹊)被踏平暗示等待之久,而"南国无媒"则道出无法传递思念的困境。

2. 白莲的象征意义
诗中反复出现的素萼(白色花瓣)、金茎(莲梗)、玉井(莲蓬)等意象,都在突出白莲的纯洁高雅。女子以白莲自比,"绿叶田田复几重"既写莲叶茂盛,也暗喻重重心事。鹭鸟窥莲、蝴蝶绕花(檀心指花蕊)的描写,更衬托出无人欣赏的寂寞。

3. 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照影竞窥眉上绿,凌波争比额边黄"等句,写女子对镜自怜,却只能"持作盖"(汉宫以荷叶为伞)、"制为裳"(楚客以荷叶为衣),暗示爱情只能停留在想象中。"愿学汉皋能解佩"用郑交甫汉皋遇仙女的典故,表达对相遇的渴望。

4. 时光流逝的哀伤
"银床寂寞翻清露"(银床指井栏)、"纨扇凄凉及早秋"等句,用具体物象表现孤独。结尾"采莲日暮绿江深"的暮色场景,与开头的暮春呼应,强化了"君来已及芳菲后"的错过之憾。最后以"连根愿比池中藕"作结,用莲藕的"丝连"谐音"思连",点明相思主题。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将女子等待、失望、不甘又执着的情感层层展开。最动人的是那种明知"繁华须念逐波流"(美好终将消逝),却仍愿"秉烛游"(珍惜光阴)的深情,以及"连根愿比池中藕"的痴心不改。诗人用婉转的笔法,写出了爱情中普遍存在的等待与遗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