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集城南分赋得集字

无事且出游,有朋宜小集。
城南我最近,僧寮𣢾门入。
壶榼各自携,相见不暇揖。
久坐无别谭,文字耽结习。
碑寻竹叶纹⑴,诗拟松陵辑。
仰视天宇澹,百里无尘浥。
山云浓若洗,岸芦直而立。
向晦鸡争栖,感秋虫欲蛰。
今兹不为乐,逝节驷草及。
愿言崇令名,相于良箴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秋日城南聚会的闲适场景,充满了自然意趣和生活哲理。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聚会缘由(前4句):诗人闲来无事约好友相聚,就近选择城南一座清幽的僧院作为聚会地点。用"不暇揖"的细节表现出老友相见的随意亲切。

2. 聚会雅趣(中间10句):朋友们自带酒食,不谈俗事,只聊共同热爱的诗文碑帖。通过"竹叶纹碑""松陵诗集"等文人雅好,展现他们的志趣相投。接着笔锋转向窗外秋景:明净的天空、如洗的山云、挺立的芦苇,构成一幅清新淡远的秋日画卷。傍晚时分的"鸡争栖""虫欲蛰"更添生动野趣。

3. 人生感悟(最后4句):诗人由秋景联想到时光飞逝("驷草及"用马车比喻时光之快),发出及时行乐的感慨。最后以互相勉励"珍惜名誉"作结,在洒脱中不失文人操守。

诗歌魅力在于:
- 用"自带酒水""来不及行礼"等生活化描写,打破传统雅集的刻板印象
- 将朋友谈笑、碑帖鉴赏与自然秋景巧妙融合
- "山云浓若洗"等比喻新颖贴切,赋予寻常景物灵动的美感
- 在闲适聚会中自然引出"珍惜时光"的思考,毫无说教感

全诗语言清新如白话,却通过精准的细节选择和情景交融的手法,把一次普通的秋日聚会写得既充满生活气息,又富有诗意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