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重九登白云山》这首诗,作者通过重阳节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复杂的情感。
首联“九日登高发浩歌,不辞晞发向阳阿”,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登高远望,迎着朝阳放声歌唱,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这里“晞发”指的是早起,诗人不辞辛苦,早早起来登高,显示出他对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视。
颔联“诗情渐与欢情减,豪气新随秋气多”,诗人开始感慨,随着年岁的增长,内心的诗情和欢乐逐渐减少,但豪迈之气却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增加。这里诗人借秋天的萧瑟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变化,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豪情壮志的坚持。
颈联“作客半生怜骨肉,还乡一计负烟萝”,诗人回顾自己半生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亲人,但回乡的计划却一直未能实现,感到辜负了家乡的山水。这里“烟萝”指的是家乡的自然风光,诗人用“负烟萝”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愧疚和思念。
尾联“西风又送边城警,渺渺予怀可奈何”,诗人听到西风传来的边城警报,感到内心渺茫,无可奈何。这里“边城警”指的是边疆的警报,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同时也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内心充满了无奈和迷茫。
整首诗通过重阳节登高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诗中的情感层层递进,从豪迈到感慨,从思念到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