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洪山阅兵台下

当年霜鬓为神州,士马精研耀上游。
手足不曾头目捍,痏痈翻作腹心忧。
书生自有西凉簿,神笔空传上将猷。
台迹未荒宾客在,九京遗恨已千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将军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的场景,充满壮志未酬的悲凉感。

前两句"当年霜鬓为神州,士马精研耀上游"说的是老将军年轻时为了国家(霜鬓指白发,暗示年轻时就开始为国操劳),训练出精锐的军队。"耀上游"形容军队的威名远扬。

中间四句道出将军的遗憾:虽然训练出强大军队(手足),却没能保护好统帅(头目);表面上的小伤口(痏痈)反而成了致命的内伤。这里用身体部位比喻军队体系。"书生自有西凉簿"指文人只会纸上谈兵,"神笔空传上将猷"说史书记载的战术谋略都是空谈。

最后两句最伤感:阅兵台还在,宾客犹存,但将军心中的遗憾(九京指黄泉)已经延续千年。这里的"千秋"不是实数,是表达遗憾之深、时间之久。

全诗用对比手法:壮年与暮年、理想与现实、存在与消逝。通过阅兵台这个见证物,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联系在一起。语言上善用比喻(身体喻军队),既具体又含蓄,让读者能感受到老将军"有心报国,无力回天"的悲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