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源寺

落日郊原独杖藜,偶寻萧寺坐移时。下临稻垄如棋局,细数僧房似蜜脾。

风里长松能远韵,霜馀残菊尚多姿。因吟竹院诗人语,笑我劳生力已疲。

现代解析

《杨源寺》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黄昏时分,独自拄着拐杖在郊外漫步,偶然间走进了一座寂静的寺庙,坐在那里消磨时光的情景。

诗的开头,“落日郊原独杖藜”,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氛围。夕阳西下,郊外空旷,只有一个人拄着拐杖行走,显得格外孤寂。接下来,“偶寻萧寺坐移时”,诗人偶然间找到了一座寺庙,坐在那里,时间不知不觉中流逝,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接着,诗人通过“下临稻垄如棋局,细数僧房似蜜脾”这两句,写出了从寺庙高处俯瞰田野的景象。稻田整齐排列,像棋盘一样,而僧房则像蜂巢一样密集。这种比喻既形象又生动,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寺庙周围的自然之美。

“风里长松能远韵,霜馀残菊尚多姿”这两句,描写了寺庙周围的植物。长松在风中发出悠远的声音,霜后残存的菊花依然多姿多彩。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含了诗人对生命不息的感慨。

最后,“因吟竹院诗人语,笑我劳生力已疲”,诗人在竹院中吟诵前人的诗句,感叹自己一生劳累,已经筋疲力尽。这句既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宁静、孤独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读来让人深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