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鬲次韵成季

俗物败人意,浅陋欲曷浣。
吾行半天下,绵邈岁月懒。
空空持一身,贸贸著两眼。
心知瑚琏珍,黄流在中瓒。
良玉岂易逢,金铸得亦罕。
孰谓山之幽,因仍对茶碗。
彼鬲乃尔奇,奚待识者断。
荡扫盆盎空,俨雅古风满。
文篆异代远,姑以耳目限。
天大寰海波,窥测笑蠡管。
传观用燎沉,留连为之款。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古鬲次韵成季》,作者借一件古物(鬲,古代炊具)抒发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全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对世俗的失望
开篇直白表达对浅薄世风的厌恶:"俗物败人意"(庸俗的东西让人扫兴),"浅陋欲曷浣"(粗鄙的风气怎么洗得掉?)。诗人说自己走遍半天下,却在漫长岁月中感到倦怠,像空着手、瞪着眼漫无目的行走。这里用"空空持一身,贸贸著两眼"的生动画面,传递出精神上的迷茫。

2. 对高洁的向往
诗人用珍贵玉器(瑚琏)、黄金作比喻,说真正的好东西(喻指高尚品格)难以遇见,更难得拥有。"黄流在中瓒"(黄金般的品质藏在玉器里)暗示真正的价值需要用心发现。这段表达了在浑浊世风中坚守高洁的孤独感。

3. 古物的启示
转折点在"茶碗"和"古鬲"的出现:别人在山中喝茶只当消遣,诗人却从一件古老的鬲(炊具)中感受到震撼。他认真擦拭这件器物,突然觉得古朴之风充满房间。"俨雅古风满"既写实又象征——古物让他触摸到超越时代的厚重感。

4. 对认知局限的反思
最后诗人感慨:器物上的古老文字(文篆)因年代久远难以辨认,但就像用蠡勺(小瓢)测量大海一样,人的认知本就有限。他选择点燃沉香静静欣赏(传观用燎沉),沉浸在与古物的精神对话中。结尾"留连为之款"(留恋地为它驻足)传递出对历史与文明的敬畏。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日常器物(茶碗、古鬲)切入深刻思考,小中见大
- 对比手法鲜明(俗世vs高洁,浅薄vs古朴)
- 语言既有白话的直率(如开头),又有意象的含蓄(如黄金、玉器的隐喻)
- 传递出一种"于平凡处见永恒"的生活智慧,至今能引发共鸣

诗人其实在告诉我们:在浮躁的世界里,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对精神品质的追求,或许能帮我们找到内心的平静。就像那件不起眼的古鬲,真正的价值往往需要沉下心来才能发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