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生日郑子尹孝廉珍以诗见赠和答
乾嘉之际盛人杰,翘者未易遽数终。
鸿猷何啻冠当代,余绪亦足称儒宗。
维南有洪北朱纪,就中爱我推数公。
谓能负气少屈曲,稍学可作西南雄。
跳丸日月不相守,七十月六衰病翁,眼中腾蹋众年少,睥眠老物真酸穷。
广文官卑不堪说,敢复刺口污与隆。
独惜沈泉负知己,修名不立嗟微躬。
看君用志不龌龊,意气夭矫盘虬龙。
间来相过话畴昔,我亦眉轩神郁蓬。
纷纷余子亦何有,好共前哲争先踪。
旁人笑骂风过耳,吾道与俗殊穷通。
老夫耄矣何所望,儿多教简常嬉冬。
阿羊惩愚颇自励,外慕纵少中未充。
取斯政赖君子国,善事端如利器工。
君今谬许谓可教,勿厌待问频撞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者在生日时写给朋友郑子尹的回赠诗,字里行间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更饱含对后辈的期许。全诗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
1. 追忆先贤
开头老者说自己老了不再记得那些达官贵人,唯独记得乾嘉时期(乾隆、嘉庆年间)几位品格高尚的前辈。他特别提到南方有洪亮吉、北方有朱珪和纪晓岚等杰出人物,这些前辈曾赏识他"有骨气、不屈服"的品格,认为他能成为西南地区的英才。这里透露出老者对正直人格的推崇。
2. 衰老的无奈
"跳丸日月"比喻时间飞逝如抛接的弹丸,转眼间自己已成七十多岁的病弱老翁。看着年轻人意气风发,而自己像被嫌弃的"老物",做着卑微的广文馆官职(唐代低级学官),连议论时政的资格都没有。这段充满对岁月无情的唏嘘,也暗含怀才不遇的苦闷。
3. 知己的珍贵
老者感慨最遗憾的是辜负了知己的期望,没能成就功名。但他盛赞郑子尹志向高洁如盘曲的虬龙,两人交谈时能让他这个老人也精神振奋。这里体现了忘年交的真挚,也反映出诗人虽老却未消沉的精神。
4. 对后辈的嘱托
最后老者以长辈口吻谆谆教导:不要在意旁人嘲笑("笑骂风过耳"),要坚持自己的道路;提到儿子阿羊虽然不够完美但懂得自勉,更希望郑子尹能像"君子国的利器"般成才。最动人的是结尾"勿厌待问频撞钟",用"撞钟"比喻求教,恳切地说:就算我老了,也请你不厌其烦地来和我讨论学问。
全诗的魅力在于:
- 真实展现老年知识分子的心境,既有"英雄迟暮"的伤感,又有"薪火相传"的豁达
- 用"跳丸""老物""虬龙"等生动比喻,让抽象情感变得可感
- 超越个人生日感慨,传递出对正直品格、学术传承的坚守
- 最后一段从自怜转为对年轻人的期许,境界顿时开阔
最打动人心的句子:"旁人笑骂风过耳,吾道与俗殊穷通"——这种不管世俗眼光、坚持自我道路的态度,至今仍能引起共鸣。而老者以衰病之躯依然保持对学问的热忱,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