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同陈郎中汝忠登邺城兼寄于鳞子与

有客停骖日,重城共一登。晴烟开北渚,春色上西陵。

中论怀徐干,高风识李膺。蓟门芳草路,千里兴堪乘。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和朋友一起登高望远的情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豪情。

前两句交代背景:有朋友停下马车,一起登上高大的邺城城墙。"停骖"指停下马车,说明是专程来游玩;"重城"指高大的城墙,暗示登高望远的主题。

中间四句写登高所见所感:晴朗的天气里,北面的水中小洲清晰可见,春天的气息笼罩着西边的山陵。这里用"开"和"上"两个动词,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接着诗人联想到古代贤士徐干和李膺,表达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徐干是建安七子之一,李膺是东汉名士,都是品德高尚的人物。

最后两句是想象:望着通往蓟门长满芳草的道路,即使千里之遥也让人兴致盎然。"千里兴堪乘"用夸张手法,表现诗人豪迈的胸怀和远游的兴致。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既有眼前实景的描绘,又有历史人物的联想,最后以开阔的想象收尾,展现了明代文人登高怀古、寄情山水的雅趣。诗中"晴烟"、"春色"、"芳草"等意象都充满春天的生机,而"千里兴"的豪情又让诗歌不流于柔媚,显得洒脱大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