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清遗民三首 其三

连编恨史看从头,一姓谁能万世谋。
胡骑窥江终有汉,洋船横海岂从周。
方悲乃辈成猿鹤,又痛斯文走马牛。
彻耳鸡鸣犹未已,伴他风雨哭神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朝遗民遗老的代表之作,反映了明清更替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历史和未来的深沉思考。我们可以逐句解析:

1. 连编恨史看从头,一姓谁能万世谋。 - 意思是翻阅那些记录离恨的史书,思考着哪一家能永远坐稳江山。 - 这句通过"恨史"表达了对明朝灭亡的感慨,以及对统治者长治久安的质疑。

2. 胡骑窥江终有汉,洋船横海岂从周。 - 这两句用历史典故来比喻当时的情况。 - "胡骑窥江"指的是清朝军队南下,"终有汉"暗示最终还是有汉代那样恢复的可能。 - "洋船横海"指的是西方列强的船舰来到中国,"岂从周"暗示这些来自异域的力量不会像周朝一样被接受。

3. 方悲乃辈成猿鹤,又痛斯文走马牛。 - "方悲乃辈成猿鹤"表达了对那些文人学士成为隐居山林的隐士的痛心。 - "斯文走马牛"则叹息传统文化(斯文)变得像被马牛践踏一样。 - 这里反映了文人对失去往日地位和文脉的悲凉。

4. 彻耳鸡鸣犹未已,伴他风雨哭神州。 - "彻耳鸡鸣犹未已"形容鸡鸣声遍布四方,暗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 "伴他风雨哭神州"则是祈愿在风雨飘摇中为国家命运哭泣。 - 这一句表达了对国家风雨飘摇的深切忧虑和痛心。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现实对比,表达了明朝遗民对历史变迁、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无尽悲伤。诗中既有对未来的期许,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明清过渡时期文人士大夫复杂的情感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