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寻找梅花却未见开放的场景,通过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诗的前两句"问讯溪头树,如何殊未春"像是诗人与梅树的对话:我询问溪边的梅树,为什么春天都来了你还不开花?这里用拟人手法让梅树有了生命,显得亲切自然。
后两句"亦应心老大,不逐世陈新"是诗人的感悟:也许梅树的心已经成熟了,不愿随波逐流地追逐世间的新鲜事物。诗人借梅树不开花的现象,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人生态度——不盲目跟风,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
整首诗妙在把常见的寻梅不遇写得富有哲理。表面写梅,实则写人。诗人通过梅树的"不开花",赞美了坚守本心、不随俗浮沉的高尚品格。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让简单的寻梅小事蕴含了深刻的人生智慧,读来耐人寻味。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