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门山(乙未)
修途缘广隰,川暝高烟平。
迢迢前山路,落日西林明。
舍舟复登陆,慰我岩壑情。
斧斤山林外,白石丁丁鸣。
危梯悬木杪,幽谷闻人声。
阴晴古壁暗,高下苍崖倾。
或见山火出,时闻猿鸟惊。
平看雷雨黑,下视源潭清。
微风吹素浪,日夕沄沄生。
山田足禾黍,水石明柴荆。
何年此幽栖,深谢世上名。
无为在城市,戚戚多所营。
迢迢前山路,落日西林明。
舍舟复登陆,慰我岩壑情。
斧斤山林外,白石丁丁鸣。
危梯悬木杪,幽谷闻人声。
阴晴古壁暗,高下苍崖倾。
或见山火出,时闻猿鸟惊。
平看雷雨黑,下视源潭清。
微风吹素浪,日夕沄沄生。
山田足禾黍,水石明柴荆。
何年此幽栖,深谢世上名。
无为在城市,戚戚多所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从水路到陆路的旅程,最终抵达一个宁静的山间隐居之地的情景。诗的开头,诗人沿着宽阔的河流前行,直到黄昏时分,烟雾弥漫在河面上。接着,他离开了船只,踏上陆地,感到山间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让他心情舒畅。
诗中的“斧斤山林外,白石丁丁鸣”描绘了山民砍柴的声音,清脆而悠扬,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诗人继续前行,攀爬陡峭的山梯,听到幽谷中传来的声音,感受到古老山壁的阴晴变化和高低起伏的苍崖。
诗中还提到山火、猿鸟的叫声,以及雷雨和清澈的潭水,这些自然景象让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微风拂过水面,夕阳西下,山田里的庄稼和水边的石头都显得格外宁静和谐。
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在这幽静的地方隐居的愿望,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烦恼,不再为世俗的名利所困扰。他渴望这种简单、自然的生活,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它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也启发我们思考生活的真正意义。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