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山行的闲适与自然之美,语言清新,情感豁达。
开头两句写诗人漫步春山,穿过树林、渡过溪水,心情悠闲自在。"春日长"既点明季节,又暗含时光舒缓的惬意感。
三、四句用生动的细节展现山间景致:溪水环绕着石笋(自然形成的石柱),小舟横斜;风吹落林间野花,香气扑面而来。画面有声音、有气味,充满野趣。
五、六句借山鸟和岭云表达对自然的感悟:鸟儿不懂人世兴衰的愁苦,云朵自顾自地匆忙来去。这里暗含对比——人常为琐事烦恼,而自然万物却自在无拘。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偏远之地("炎荒"指南方湿热荒野)的景物也有美好之处,何必总为环境艰苦("瘴疠乡"指易致病的气候)而过度伤感呢?体现了一种随遇而安的乐观。
精髓:这首诗像一幅春日山行图,教人用轻松的心态发现平凡中的美。诗人通过鸟、云等自然景物,传递"少些纠结,多些享受当下"的生活智慧,对现代人也有启发——与其抱怨环境,不如调整心态,发现身边的美好。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