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峰

夏后峰前思盛业,鲁公亭畔忆孤忠。
吴兴胜地东南会,震泽嵎山在眼中(明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卷五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站在杼峰(今浙江湖州一带的山峰)上眺望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四个画面展现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前两句是"历史特写镜头":第一句用"夏后峰"让人联想到大禹治水的功绩,第二句用"鲁公亭"暗指唐代忠臣颜真卿(曾任职湖州)。这两个历史符号,一个代表开创盛世的君王,一个代表坚守气节的臣子,形成古今对话。

后两句是"地理全景图":第三句点明吴兴(湖州古称)是东南形胜之地,第四句用"震泽"(太湖古称)和"嵎山"(可能指太湖中小山)勾勒出开阔的山水画卷。最妙的是"在眼中"三字,把前三句的历史想象和地理实景都收束到诗人此刻的视野里。

全诗就像用手机拍了个"古今同框":上半部分用历史滤镜(夏禹、颜真卿),下半部分用广角镜头(太湖山水),最后点击"确定"时,所有时空都凝固在诗人眺望的瞬间。这种将厚重历史感与清新山水景巧妙融合的手法,正是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