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溪边风雨欲来的紧张画面,暗藏危机与警示。
前两句写景:沈约(字休文)坟头的阴云密布,雨水涨满了定安桥下的溪水。这里用"垄上"(坟头)的阴云暗示不祥之兆,桥下暴涨的溪水则为后续危险埋下伏笔。
后两句转为警示:劝告渔人不要因为溪水满溢就放松警惕,因为听说深水里藏着长着剑般利齿的蛟龙。这里"长蛟剑为齿"的想象既凶猛又新奇,把无形的危险具象化,让警告更显紧迫。
全诗通过风雨欲来的自然景象,隐喻生活中表面平静下的潜在危险。诗人用渔人与蛟龙的比喻,提醒人们不要被表象迷惑,要对隐藏的风险保持警惕。画面感强烈的描写(阴云、涨水、利齿蛟龙)使这个深刻的道理变得生动可感。
释永颐
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