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性之汲井得鱼

前人凿井后人汲,一壶下井三鱼入。泣竹常疑地有灵,奉亲已恨时无及。

吕翁诚孝天所省,异事流传遍淮颍。至今父老寿阳城,指点高门说遗井。

翁今跨鹤游仙去,子亦攀龙翔九衢。祥开兆应良有以,看取玉带悬金鱼。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吕性之的人挖井时意外捞到三条鱼的奇事,背后暗含孝道感天的深意。

前四句用"前人挖井后人打水"的俗话开头,突然转折——吕性之打水时竟捞到三条活鱼(这明显不合常理)。接着用"哭竹生笋"的孝子典故(传说孟宗为病母求笋,寒冬哭竹竟真长出笋)作对比,说吕性之侍奉父母时总遗憾做得不够。

中间四句交代背景:吕性之的孝心感动上天,这个奇闻在淮河、颍水一带广为流传。现在寿阳城的老人指着他家那口井,还在讲述这个故事。

最后四句是升华:吕翁已成仙,子孙也飞黄腾达("攀龙"指做高官)。诗人认为这是善有善报——你看他家后代做官佩戴的玉带金鱼(高官服饰),不就是当年井中三鱼的吉祥预兆吗?

全诗妙在把离奇事件(井中得鱼)与孝道因果自然结合:孝心感动天地→出现祥瑞→福泽后代。用"井中鱼"变"官服鱼"的意象呼应,既有趣味性又传递了"孝能改命"的传统价值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