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宗原还台山

故里杉松表,归程笋薤初。
杯多常失饭,囊罄只留书。
海墨收秦弃,山粮拾禹馀。
古来仙隐者,多在赤城居。

现代解析

《送胡宗原还台山》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胡宗原归隐生活的赞美和祝愿。诗的开头提到胡宗原的故乡,那里的杉树和松树挺拔,象征着坚贞不渝的品质。胡宗原踏上了归途,春天的竹笋和新生的野菜意味着他即将迎来新的生活。

接着,诗人描述了胡宗原的生活状态:他常常因为喝酒而忘记吃饭,囊中虽然空空如也,但却留下了许多书籍。这说明胡宗原并不在意物质上的匮乏,反而注重精神上的富足,追求学问和内心的平静。

诗中提到“海墨收秦弃,山粮拾禹馀”,这是借用历史典故来比喻胡宗原的生活。胡宗原像古人一样,从大自然中获取生活的必需品,过着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与古代隐士相似,体现了胡宗原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提到“古来仙隐者,多在赤城居”。赤城山是道教的圣地,许多隐士和仙人都曾在此隐居。这句话暗示胡宗原选择归隐的地方,正是像赤城山一样清幽、远离世俗喧嚣的仙境,表达了对胡宗原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胡宗原的归隐生活,赞美了他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祝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