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神秘而壮丽的仙山——女娲山,借景抒发对上古神话的追思。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开:
1. 仙人踪迹难寻(前两句)
开篇就说"炼石仙人"(女娲)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松花随意点缀着长满青苔的岩石。就像我们看到一座荒废的古宅,主人不在,但院子里野花自开,让人浮想联翩。
2. 山水气象万千(中间四句)
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展现山景:两座雨中的山峰像青色大门般耸立,无数山谷被云雾笼罩如同玉门关。白鹤不再飞回这片天空,猿猴的叫声在青翠山间空荡回响。这些画面既有水墨画的朦胧美,又带着一丝寂寥。
3. 神话余韵悠长(最后两句)
点出全诗核心:女娲补天的伟大功绩已成传说,如今只能望着被寒云笼罩的青山独自感慨。就像我们站在长城脚下,既惊叹古代工匠的伟业,又感到人力终究难敌时光流逝。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画面感极强,每句都能在脑中形成鲜活的图像
- 用自然景物暗喻神话传说,云雾、猿鹤都带着仙气
- 情感层层递进,从写景到抒怀自然过渡
- 结尾的怅惘情绪引发共鸣,让人联想到所有逝去的伟大事物
就像欣赏一幅会动的山水画,看着看着就让人想起那些口耳相传的古老故事,以及人类对永恒与传承的永恒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