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负责水利和税收的官员(徐水部榷使君)的工作与生活场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他的职责和品格。
前两句说他分管水利和税收,掌握着重要的经济法规("平准书"指调节物价的典籍)。这里用"龙门"比喻重要关口,暗示他责任重大。
中间四句用四个画面展现他的工作状态:听到猿声会想到山中百姓("木客"指樵夫),在官署悬挂豹尾标志清点商队;公堂上朱红色仪仗如鹭鸟展翅,住处能听到江潮声看到鱼群。这些描写既表现他身处要职的威严,又暗示他心系百姓、亲近自然。
最后两句巧妙转折:虽然管辖区域内盛产名贵木材(椅梓楩楠都是优质木材),但他只取边角料("玉台馀")来用。这个细节生动刻画了官员的清廉品格——面对丰富资源仍保持节制。
全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将枯燥的公务写得富有诗意,最后用日常小细节点出人物品德,既有画面感又有人情味。这种通过具体场景展现人物特质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