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渔家傲》描绘了一个修行者的日常生活和精神境界,充满禅意和力量感。
上半部分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修行者的状态:
1. "顶上铁轮飞火焰"——形容修行时头顶发热如同火轮转动,可能是打坐时的身体感受。
2. "威神剑"指修行者的定力,像宝剑一样能斩断杂念。
3. "体用双行"说修行要身心合一,这种境界外人难以窥见("谁敢觇")。
4. "光闪闪"形容修行达到的境界已经足够明亮,不需要再去摇晃茶树(比喻不必刻意寻求外在的修行方式)。
下半部分描写简朴的修行生活:
1. "衲子家风"指僧人传统,保持古代节俭作风。
2. "一条概栗如天堑"——手中的栗木棍像天堑般坚固,可能是修行用的手杖,象征戒律。
3. 天未亮("灯火暗")、晨钟未响时就已经起床,心中没有世俗杂念("无恩念")。
4. 最后用"断崖古木横藤簟"的画面作结,表现修行者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藤席横陈在古木间,随意自在。
全诗通过具象的日常事物(火轮、剑、木棍、藤席等)来表达抽象的修行境界,把艰苦的修行写得充满力量感和美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专注、自律却又自然自在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吕渭老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