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蔡东洛赴铨改官

寒气惊嘶马,离人起戒晨。
清霜沾劲草,修坂灭流尘。
为吏儒衣旧,谢官行李贫。
长安留滞处,当路欲何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蔡东洛的官员在寒冬清晨启程赴任时的场景,充满了离别的萧瑟和对仕途的感慨。

前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感勾勒出送别场景:马匹在寒气中嘶鸣,远行的人在天未亮时就起身准备。结霜的枯草沾着白霜,长坡上扬起的尘土遮蔽了身影。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寒冷孤寂的氛围,暗示着仕途的艰辛。

后四句转而描写主人公的处境:虽然穿着儒生的旧衣去上任,但辞官时的行囊却如此寒酸。最后两句点出诗眼——在长安这个权力中心,像他这样滞留不得志的人,想要获得重用又谈何容易呢?

全诗通过"惊嘶马""清霜""贫行李"等细节,将寒士的宦游之苦写得真切动人。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前路艰难却不得不前行的无奈,以及怀才不遇却依然保持儒生本色的品格。诗中寒冷的自然环境与冷峻的官场现实相互映照,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古代读书人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