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幽默自嘲的口吻,讲述了一个不修边幅的文人收到朋友赠送头巾的故事。
前四句是自黑现场:
1. 诗人说自己像魏晋名士嵇康(字叔夜)一样不拘小节,能忍受邋遢形象
2. 常年披头散发不戴帽子(科头)
3. 头发乱得像飞蓬草一样可怜
4. 骑马时头发散乱的样子,比女子堕马髻的妆容还滑稽
后四句写朋友的情谊:
5. 感谢朋友(王六)特意用云纹葛布
6. 做成像莲花形状的头巾(暗含佛教清净之意)
7. 幽默提醒自己喝醉时别把帽子戴反(魏晋人常倒戴头巾显潇洒)
8. 最后郑重表示要在竹林(文人雅集地)前好好珍惜这份礼物
全诗妙在:
- 用"飞蓬""堕马"等夸张比喻自嘲邋遢
- "醉倒戴巾"的典故用得活泼
- 把日常送礼写成雅事,既显友情又见文人趣味
- 语言通俗但用典自然,幽默中透着文人风骨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