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螺川有感

天涯孤客重来日,泪下螺川不可挥。
义气百年龙剑去,凄凉十载马封颓。
文留琬琰馀能几,爱在桐乡记者谁。
强向风前支病骨,更堪伤感并年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孤独的游子重回故地时,触景生情写下的感怀之作。全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浓重的沧桑感和无力感。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场景: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多年后重新站在螺川(可能是故乡的河流)边时,竟控制不住地流泪。这里用"孤客"和"泪下"两个词,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孤独与悲伤。

中间四句用两组对比表达时光流逝的残酷:当年像龙剑般锋锐的豪情壮志早已消散,曾经显赫的功业(马封)也随着十年光阴变得破败;当年写下的锦绣文章所剩无几,曾经在桐乡(可能是故乡)关爱自己的人也不知还有谁记得自己。这些对比凸显了物是人非的凄凉。

最后两句尤为动人:诗人勉强支撑着病弱的身体站在风中,更让人难过的是,他不仅要承受病痛,还要面对年华老去的悲哀。这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让全诗的伤感达到顶点。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具体意象(流泪、龙剑、马封、病骨)代替抽象抒情,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时间对一个人的消磨。它告诉我们:最深的痛苦不是突然的打击,而是看着自己珍视的一切在岁月中慢慢消散却无能为力。这种人生共通的体验,正是它能打动普通读者的原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