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暄闲眠

茅檐晴日暖于春,一枕钧天乐事新。满眼繁花皆得意,午眠安稳却无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暖的春日午后,诗人在茅草屋檐下享受阳光,感受生活的惬意。

首句“茅檐晴日暖于春”直接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茅草屋檐下,阳光明媚,感觉比春天还要温暖。这里用“暖于春”来夸张地形容阳光的温暖,给人一种舒适安宁的感觉。

接下来“一枕钧天乐事新”写诗人躺在温暖的阳光下,枕着枕头,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妙的天堂,乐事不断。这里的“钧天”指的是天上的音乐,象征着美好的梦境或心境。

第三句“满眼繁花皆得意”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景象。眼前繁花似锦,每一朵花都显得那么自信和满足,仿佛在阳光下尽情展现自己的美丽。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的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最后一句“午眠安稳却无人”则点出了诗人的状态。在这样一个温暖而美好的午后,诗人安然入睡,四周却没有人打扰。这句话透露出一种宁静和孤独,但这种孤独并不让人感到寂寞,反而是一种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温暖阳光、繁花盛景和诗人安然入睡的场景,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满足和对宁静的享受。诗中没有复杂的情绪,只有简单的快乐和宁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仲讷

仲讷(九九九~一○五四),字朴翁,广济军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授莫州防禦推官,改知大名府清平、邛州临溪县,通判解州。三迁为尚书屯田员外郎。皇祐五年(一○五三)十二月卒,年五十五。有《仲讷文集》二十卷(《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卷一),已佚。事见《临川集》卷九四《尚书屯田员外郎仲君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