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

醉凝眸。正楚天秋晚,远岸云收。草绿莲红,□映小汀洲。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望去帆、一派湖光,棹声咿哑橹声柔。
愁窥汴堤细柳,曾舞送莺时,锦缆龙舟。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正浪吟、不觉回桡,水花风叶两悠悠。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扬州(古称维扬)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的写法,展现了繁华逝去的淡淡哀愁。

上片写眼前秋景:开篇用"醉凝眸"三字定下朦胧怀旧的基调。秋日的楚地天空高远,水岸云散,绿草红莲倒映在小洲上。荷香中藏着鸳鸯栖息的水湾,采菱女的歌声惊醒了打盹的水鸟。湖面波光粼粼,摇橹声轻柔,这些细腻的感官描写共同构成一幅宁静的江南水墨画。

下片转入历史回忆:汴堤细柳曾见证隋炀帝乘龙舟南巡的盛况,当时美人环绕、锦缆如虹,迷楼中尽是欢声笑语。但如今,曾经照过皇家宫苑的明月,也只能空照冷清的秋夜。"羞照"二字巧妙写出明月都替人感到物是人非的难堪。

结尾最妙:诗人正沉浸在怀古情绪中划船返回,不经意间,船桨带起的水花与风中荷叶一起轻轻摇曳。这个动态画面将历史的厚重感转化为轻盈的惆怅,就像水波一样悠悠荡开,余味无穷。

全词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电影——先给几个江南秋色的特写镜头,然后闪回历史片段,最后拉远成水面涟漪的长镜头。不直接说伤感,却让读者从香菱惊鸥、月照空宫这些细节中,自己品出繁华易逝的叹息。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