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诗卷

幽屏元无恨,清愁不自任。
两窗两横卷,一读一沾襟。
祗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
病来谢杯杓,吟罢重长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夜独自读书时的孤独与感伤,语言平实却充满感染力。

前两句写诗人独处时本无怨恨,却忍不住涌起无法控制的忧愁。"幽屏"指安静的屏风后,暗示独处环境。这种忧愁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流露。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场景展现读书时的情绪波动:在窗前展开书卷阅读,每读一段就忍不住落泪。只有深夜的月亮能理解他心中跨越古今的孤独。这里"两窗两横卷"的重复用字,强化了孤独阅读的画面感。

最后两句写身体抱病不能饮酒,只能通过反复吟诵诗句来排遣愁绪。"谢杯杓"指因病戒酒,"重长吟"的重复动作,表现出诗人试图在文字中寻找慰藉的执着。

全诗妙在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用"沾襟"写流泪,用"三更月"写孤独,用"重长吟"写苦闷难解。这些日常细节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一个病中读书人在深夜被文字触动、与古人产生共鸣的复杂心境。月亮成为唯一知音的设计,更突出了文人特有的孤高气质。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