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其四

美人寒甚懒开扉,金作松花插羃䍦。
几度低头疑堕落,青烟已断未消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美人慵懒又精致的生活画面,充满生活情趣和细腻的观察。

前两句写美人因为天冷懒得开门,却用金箔般的松枝装饰门帘("羃䍦"是古代一种门帘)。这里用"金作松花"的比喻,既写出松枝在冬日阳光下闪耀如金箔的美感,又暗示美人虽不出门仍追求生活雅趣。

后两句特别生动:美人几次低头担心松枝掉落,却发现青烟散尽时松枝仍稳稳插着。这个细节既写出美人的小心谨慎,又通过"青烟已断"暗示时间流逝,而松花始终未落,形成一种静谧的永恒感。

全诗妙在把普通的生活场景写得既优雅又接地气,通过"懒开扉""低头疑堕落"这些细节,让高冷的美人形象立刻鲜活起来。松花作为冬日景物,既点明季节,又象征着坚韧的生命力,与美人慵懒中带着坚持的气质暗暗呼应。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