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主簿

诚斋四海一先生,诗满江湖以字行。
正法亲傅谁得钵,异闻独立子趋庭。
未能暇日询三得,枉作经年共一城。
眼底不知离别苦,前途相望似晨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给一位姓杨的主簿(古代小官)的送别诗,用平实亲切的语言表达了惜别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全诗可以分成三层意思:
1. 前四句夸赞友人:说这位杨主簿像"诚斋先生"(杨万里的号)一样才华横溢,诗歌传遍四方。用"得钵"(佛教传法信物)比喻他得到真传,用"趋庭"(典故,指孔子教子)说他学识渊博。

2. 中间两句说遗憾:诗人惋惜虽然同住一城整年,却没能经常见面请教。"三得"可能指三种人生感悟,这里说想请教却没机会。

3. 最后两句写送别:表面说"不懂离别苦",实际是用反语表达不舍。把友人前程比作"晨星",既说路途遥远难得相见,又暗含对其前途光明的祝福。

诗的特点:
- 用"诚斋先生"自称显得亲切
- 善用佛教典故但不晦涩
- "晨星"比喻既形象又富有希望
- 语言通俗却情感真挚,把官场送别写得像老友话别

这种平易近人又饱含深情的送别诗,展现了宋代文人之间质朴的友谊。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