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自悼五首 其四》表达了作者在五十岁时仍未取得显赫成就的感慨与自省。
首句“五十无闻达”,直接点明了作者已经五十岁,却依然没有声名显达。这种对人生成就的失落感,是许多人中年时都会有的情绪。“阴符漫揣摩”则暗示作者虽然一直在努力钻研某种学问或技艺(“阴符”可能指某种深奥的典籍),但似乎还未有所成。
接下来的两句“短衣怀李广,健饭惜廉颇”,作者借用了历史上的两位名将——李广和廉颇,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李广虽然英勇善战,却始终未能封侯,作者穿上“短衣”(平民的服饰),心中怀念李广,或许在感叹自己同样怀才不遇。而廉颇晚年虽然老当益壮,却因为得不到重用而遗憾,作者“健饭惜廉颇”,既在自嘲自己年老体健却无用武之地,也在惋惜那些被埋没的才华。
“鲁缟凭谁赠,吴钩只自磨”这两句继续表达作者的孤独与自省。“鲁缟”是一种细薄的绢帛,古人常用它来象征友谊或帮助,但作者却感到无人可赠,意味着他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吴钩”是古代的一种兵器,作者在这里说“只自磨”,暗示他只能独自磨砺自己的才能,却无法得到外界的认可或支持。
最后两句“仲宣楼上望,望不到鸾坡”用了一个典故,仲宣是东汉文学家王粲的字,他曾在《登楼赋》中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说自己站在仲宣楼上眺望,却“望不到鸾坡”。“鸾坡”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理想中的归宿或成功。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望,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总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己年过半百却未取得成就的感慨,结合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命运不公的无奈、对才华被埋没的惋惜,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中年人对人生价值的反思与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