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诗二首 其一

紫塞长城路极天,祁连山势接居延。
平沙渐阔明驼没,短草初黄怒准偏。
亭障夕阳空大漠,羽书秋汛达甘泉。
安西近日无征战,风定辕门鼓角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北边塞的壮阔景象和战事暂歇的平静氛围,语言通俗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用"紫塞长城""祁连山势"勾勒出边塞的地理全貌——长城蜿蜒至天际,祁连山脉与居延泽相连,展现出一幅雄浑的山水画卷。三四句通过"平沙渐阔""短草初黄"的细节,生动呈现了沙漠的广袤与秋草的萧瑟,骆驼隐没在沙丘间,猎鹰(怒准)在枯草上盘旋,充满边塞特有的苍凉感。

五六句的"亭障夕阳""羽书甘泉"形成鲜明对比:夕阳下的哨所空对茫茫大漠,而紧急军报(羽书)已快马送至京城。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既表现了边关的孤寂,又暗示着军情的紧张。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当前难得的和平景象:西域近期没有战事,风停时军营里传来鼓角声,不再是厮杀的号令,而是平静的日常操练。这种"以静写动"的结尾,让读者在感受边塞雄浑之余,更能体会到和平的珍贵。

全诗就像一部边塞纪录片,既有广角镜头下的山河壮丽,又有特写镜头里的沙草骆驼,最后用军营鼓角的空镜头收尾,留下悠长余韵。诗人通过空间转换(从长城到军营)和时间推移(从白昼到黄昏),把边塞的辽阔与戍边生活都凝练在这八行诗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