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歌(谢同舍叶南陵,名英)
尝闻子美清江曲,日典春衣耽美禄。
又闻太白游长安,市上熏熏醉眠熟。
风流国里太平时,处处红楼漾酒旗。
王孙公子恣行乐,繁弦脆管相追随。
谁知寥落天涯客,笠顶清风杖⑴挑月。
芒鞋踏遍山水雄,奋身欲入黄金阙。
方嗟萧索向西园,刮面寒风雨涨天。
回头忽喜黑衣至,急破红泥倾数船。
虽无皓齿歌金缕,也扫新诗狂欲舞。
儿童拍手笑拦街,应怪吴侬喜如许。
长江波浪卷银山,去去仍悲道路难。
只凭一醉进未得,更借高风吹片帆。
又闻太白游长安,市上熏熏醉眠熟。
风流国里太平时,处处红楼漾酒旗。
王孙公子恣行乐,繁弦脆管相追随。
谁知寥落天涯客,笠顶清风杖⑴挑月。
芒鞋踏遍山水雄,奋身欲入黄金阙。
方嗟萧索向西园,刮面寒风雨涨天。
回头忽喜黑衣至,急破红泥倾数船。
虽无皓齿歌金缕,也扫新诗狂欲舞。
儿童拍手笑拦街,应怪吴侬喜如许。
长江波浪卷银山,去去仍悲道路难。
只凭一醉进未得,更借高风吹片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落魄文人在旅途中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繁华生活的向往,又有面对现实困境的洒脱。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用杜甫和李白的故事做对比,带出对富贵生活的想象("红楼漾酒旗""王孙公子恣行乐"),为后文自己的处境做铺垫。
2. 中间转到现实:自己只是个戴着斗笠、拄着拐杖的穷游者("笠顶清风杖挑月"),虽然想进京求仕("奋身欲入黄金阙"),却遭遇寒风冷雨。这时突然遇到朋友带着酒来,顿时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手舞足蹈,连路边的孩童都笑话他失态的样子。
3. 最后回到现实:看着长江波涛,想到前路艰难,只能借酒消愁,希望顺风助他继续前行。这里的"一醉"和"高风"既是写实,也暗喻借酒逃避和希望时来运转。
诗中巧妙运用对比手法:
- 富贵与贫寒的对比(王孙公子vs天涯客)
- 热闹与孤独的对比(繁弦脆管vs寒风雨涨)
- 理想与现实的对比(黄金阙vs芒鞋踏遍)
最动人的是诗人突然得到酒时的狂喜,这种夸张的喜悦反而让人感受到他平日的孤苦。最后面对长江的感慨,既有认命也有不甘,复杂心情很真实。全诗语言生动,像"儿童拍手笑拦街"这样的画面很有生活气息,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的情绪起伏。
华岳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