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水

陇坂遥遥九折长,驱车欲渡心苍茫,忽闻有水喧道傍。
人言此水声声别,尽是征夫眼中血,万古千秋共呜咽。
呜咽声,流未已,辘轳声,行不止。
夜半吹寒笳,边风四面起。
悲莫悲,陇头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陇山(今甘肃一带)长途跋涉时的所见所感,通过"陇头水"的意象,道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诗的开头先写旅途的艰辛:陇山的路又远又曲折,驾车想渡过去时心里一片茫然。这时突然听到路旁有水流喧闹的声音。别人告诉他,这水声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其实是历代征夫(被迫出征的百姓)眼中流出的血泪,千百年来一直在呜咽哭泣。

接着用两组声音形成对比:一边是水流呜咽声不停,象征百姓的痛苦永无止境;另一边是车轮辘轳声不停,暗示统治者征调百姓的脚步从未停歇。深夜寒风中响起的胡笳(一种乐器),四面刮起的边塞寒风,更添凄凉。

最后诗人发出沉痛的感叹:要说悲伤,最悲伤的莫过于这陇头的流水了。这里用"陇头水"象征了千百年来无数征夫和他们家人的血泪,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苦难的深刻同情。全诗语言质朴,通过声音的对比和边塞风物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战争带给普通人的无尽伤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