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经过真阳峡时看到的壮丽景色和感受到的震撼。
前两句写抬头看天和低头看水的景象:抬头只能看到一小块青天(因为两边都是高山),江面平静得连一丝波纹都没有。这里用"尺许青"形容峡谷中天空的狭窄,用"不胜平"夸张地表现江面的平静,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后两句突然转向听觉描写:白天突然传来山竹爆裂的巨响,接着第一次听到了杜鹃的啼叫。这里"白昼山竹裂"的异常声响和杜鹃的第一声鸣叫,打破了之前的宁静,给整个画面注入了生命力。
全诗通过视觉到听觉的转换,静与动的强烈对比,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峡谷的幽深寂静与突然的声响带来的震撼。特别是最后杜鹃的啼叫,既点明了季节(春季),又为这幅山水画增添了灵动的一笔。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