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小饮吴山 其一

道室临平楚,閒来遂远情。
城连秋岭绿,江涌夕阳明。
群动浮烟色,孤怀坐磬声。
自怜随世役,终日困尘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立秋时节登上吴山小饮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前四句写景:诗人站在山顶的道观(道室)远眺,视野开阔(平楚指平坦的树林)。闲适的心情让他能静心欣赏远方风景——城墙连接着秋日依然翠绿的山岭,江水中倒映着明亮的夕阳。这里用"绿"和"明"两个鲜活的颜色词,勾勒出立秋时节依然生机盎然的江南景色。

后四句抒情:诗人看到山下尘世中忙碌的人群(群动)如同浮烟般虚幻,而自己独坐山间,只听到道观里的磬声。最后两句直接表达感慨:可怜自己还要为世俗事务奔波(世役),整天被尘世的束缚(尘缨)所困扰。

全诗通过鲜明的对比手法:远处宁静的山水与近处喧嚣的尘世,永恒的磬声与短暂的浮烟,自由的山林与束缚的官职,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却不得不为官场牵绊的矛盾心情。最妙的是"孤怀坐磬声"这句,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磬声的清澈悠扬,正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