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往问维摩疾,来探般若心。
本源虽自在,因地亦行深。
洒落溪山色,苍凉竹树阴。
宦途如磨蚁,何日重登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梵才上人)回归天台山修行时的情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首联"往问维摩疾,来探般若心"用两个典故开篇:维摩诘是佛教中著名的居士,般若指智慧。意思是说僧人曾去探访过修行者,现在要来探寻佛法的真谛。这里展现了僧人求道的过程。

颔联"本源虽自在,因地亦行深"说虽然佛性本自具足,但还是要通过实际修行才能证得。就像种子需要合适的土壤才能生长,修行也需要脚踏实地。

颈联转入写景,"洒落溪山色,苍凉竹树阴"描绘了天台山清幽的自然景色:溪水山色明净洒脱,竹林树荫带着几分寂寥。这些景物烘托出僧人清修的环境。

尾联"宦途如磨蚁,何日重登临"是诗人的感慨:官场生活就像推磨的蚂蚁一样忙碌单调,不知何时能再来这清净之地。通过对比官场和山林,突出了对自然的向往。

全诗通过僧人归山修行这件事,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厌倦。语言清新自然,写景与抒情结合,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之美和超脱尘俗的意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