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次郁林州

久谪沅湘习楚风,灵均千载此心同。
岂知角黍萦丝日,却堕蛮烟瘴雨中。
榕树间关鹦鹉语,藤盘磊珂荔枝红。
殊方令节多悽感,家在东吴东复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端午节时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第一句"久谪沅湘习楚风"说诗人长期被贬在湖南一带,已经习惯了当地的风俗。"灵均千载此心同"用屈原(字灵均)的典故,表示自己和千年前的屈原有着同样的心境。

中间四句描写了岭南特有的风物:端午节包粽子的时候,诗人却身处蛮荒烟瘴之地;榕树间鹦鹉啼叫,藤架上结满荔枝。这些异乡景物虽然美丽,却让诗人更加思念家乡。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感情:在这偏远之地过节,让人倍感凄凉,因为诗人的家乡远在遥远的东吴(江浙一带)以东,更加突出了距离的遥远和思乡的深切。

整首诗通过对比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异乡的独特风光,表达了诗人被贬他乡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既有对屈原的追思,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语言平实却情感真挚。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