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夏天酷热难耐时,和朋友在江边亭子里乘凉的场景。
前两句说:放假在家热得受不了,傍晚到江边小楼寻找清凉。这里"休沐"指官员休假,"炎蒸"形容热气像蒸笼一样。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纳凉情景:
- 露水本该在汉武帝求仙的金茎台下凝结(用典故暗示本该凉快),但热气偏偏侵袭着百姓的茅草屋。
- 想学古人凿冰解暑(用"思凿井"典故),又随意挥毫写诗,字迹像雪花落在栏杆旁。
最后两句最美:明月照着江面,看流水潺潺,最爱朋友这份超脱世俗的宁静心境。"澄然物外心"是全诗点睛之笔,把乘凉这件小事升华到精神境界。
全诗妙在:
1. 用"热"与"凉"对比,从身体感受写到心灵境界
2. 自然穿插历史典故却不显生硬
3. 结尾突然拔高,把日常消暑写成精神享受
4. "挥毫雪""观流水"等画面既清新又富有诗意
就像我们夏天在河边乘凉,从抱怨天气热,到欣赏夜景,最后感受到内心的平静,整个过程被诗人写得既真实又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