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
问予何事日高歌,只恐胸中他虑多。
闲事愁人人易老,得高歌处且高歌。
问予何事日高歌,眼底纷纷将奈何。
一曲不知天地大,得高歌处且高歌。
问予何事日高歌,困里光阴恐易过。
宇宙和平方寸地,得高歌处且高歌。
问予何事日高歌,声响悠然即太和。
心到忘机是真乐,得高歌处且高歌。
闲事愁人人易老,得高歌处且高歌。
问予何事日高歌,眼底纷纷将奈何。
一曲不知天地大,得高歌处且高歌。
问予何事日高歌,困里光阴恐易过。
宇宙和平方寸地,得高歌处且高歌。
问予何事日高歌,声响悠然即太和。
心到忘机是真乐,得高歌处且高歌。
现代解析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很简单:人生苦短,不如高歌。作者用反复的问答形式,层层递进地解释了为什么要"高歌"。
全诗四段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整天高歌?"每段都给出了不同的理由:
1. 第一段说高歌是为了赶走烦恼,防止想太多变老。就像我们现在说"别想太多,开心点"。
2. 第二段说世界太复杂("眼底纷纷"),不如用歌声暂时忘记烦恼。就像我们压力大时喜欢听音乐放松。
3. 第三段说人生短暂("困里光阴"),在有限的生命里要找到自己的快乐天地。
4. 最后一段升华主题,说高歌能让人心境平和("太和"),忘记计较才是真快乐。
艺术特色上,每段结尾都重复"得高歌处且高歌",像歌曲的副歌部分,朗朗上口。这种重复强调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及时行乐"的强烈主张。
全诗用最直白的语言讲道理:与其被生活压垮,不如用积极态度面对。就像现代人常说的"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种穿越古今的乐观精神,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