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病起韵答曹仲明

爱我空城美疢休,未蒙鍼砭若为瘳。
齿疏发脱真无用,语涩行迟见寡尤。
稍善知医似高子,敢云称病学留侯。
径烦曹植波澜句,一为元微破隐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生病康复后写给朋友曹仲明的答谢诗,用幽默自嘲的口吻讲述病中感悟,读来亲切有趣。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理解:

1. 生病时的狼狈(前四句)
作者开玩笑说朋友夸他"病容都这么帅",其实自己病得够呛。牙齿松动、头发脱落像个糟老头,说话不利索、走路慢吞吞,完全是个没用的病号。这里用夸张的日常细节,让读者看到文人也会被病痛折磨得毫无形象。

2. 病中的自我安慰(中间两句)
作者自比两位古人:像战国名医高子那样久病成医,又学汉朝张良(留侯)装病避世。这种苦中作乐的心态,展现出文人特有的幽默感——明明很惨,偏要找出典故来自我调侃。

3. 对朋友的感谢(最后两句)
直接点名感谢曹仲明(曹植代指),说朋友的诗句像良药,治好了自己内心郁结。这里把诗文比作药材,既呼应开头的"针灸"比喻,又巧妙道出文人之间以诗疗心的独特交往方式。

全诗妙在把生病的烦恼写得妙趣横生:牙齿头发这些接地气的细节,配上历史典故调味,就像用家常菜做出精致料理。最后点出朋友的诗文能治病,既夸了对方文采,又表明真正的良药是知己情谊,这种含蓄的感谢方式特别有文人风范。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