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法螺寺书怀

山寺胜以幽,林壑缭而邃。
支硎北屏秀,天平南襟翠。
喜此处僻境,向曾一跋骑。
本色佛道场,那在庄严费。
今来殊所观,亦颇事点缀。
鸠工非庶民,施檀云大吏。
惜哉不二门,几至无隙地。
小坐命返舆,书怀志吾愧。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游览法螺寺时的所见所感,核心在表达对寺庙过度人工修饰的不满,以及对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愧疚。

开头四句用"幽""邃""秀""翠"这些字眼,勾勒出寺庙原本的自然美——藏在山林间,北有支硎山像屏风,南有天平山披着绿衣。这种天然去雕琢的景色,正是佛门清净之地的本色。

接下来作者回忆以前骑马来访时,这里还是个朴素僻静的地方。佛门修行本不需要豪华装饰,但这次再来却发现大变样——大兴土木搞装修,工人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官员派来的,捐款的也是大官。寺庙被修得满满当当,连"不二门"(佛门象征)都快没空地了。

最后作者失望得坐一会儿就决定离开,写下这首诗表达愧疚。这种愧疚有两层:一是对寺庙失去本真面貌的痛心,二是对自己作为旁观者无力阻拦的无奈。全诗用对比手法,通过"从前朴素"和"现在浮华"的强烈反差,批判了当时官场插手佛门、追求表面功夫的风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