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深情悼念了一位壮志未酬的英雄。
上联用"宗泽渡河"的典故:宗泽是南宋抗金名将,临终前仍高呼"渡河"收复失地。这里说逝者像宗泽一样,怀着未完成的抱负离世,连拍床奋起的力气都没有就含恨而终,表达了对逝者壮志未酬的痛惜。
下联用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典故:把逝者比作诸葛亮,虽然像诸葛亮一样为理想耗尽心血,最终没能阻止"曹瞒(曹操)篡汉"这样的恶行,但那种至死不休的抗争精神依然气概长存。
全联最动人的是写出了两种矛盾情绪的碰撞:一方面是深深的遗憾("竟不教""杀贼无成"),另一方面是崇高的敬意("气自雄")。通过这种对比,既表达了痛失英才的悲伤,更突出了逝者精神的伟大。就像我们看到有人明知会失败还坚持奋斗时,虽然惋惜,但更多是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