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泊天津登芥园小楼(癸酉)

树老寒蝉断,斜阳独倚楼。
浮云连渤海,新涨下漳流。
挽粟能归庾,来船任触舟。
回帆天气好,秪是已深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独自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整体氛围清冷而富有画面感。

前两句"树老寒蝉断,斜阳独倚楼"就像电影开场:光秃秃的老树上,秋蝉的鸣叫已经消失,夕阳斜照中,诗人独自靠在楼头。这里用"老"和"断"两个字,立刻让人感受到深秋的萧瑟。

中间四句是诗人看到的风景:天上的浮云一直延伸到渤海,新涨的潮水顺着漳河流动。有人正忙着把粮食运回粮仓,河上的船只来来往往。这些画面有远有近,有静有动,就像一组生动的秋景镜头。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虽然返航的天气很好,但终究已是深秋时节。这里藏着诗人的小心思——表面写天气晴好适合行船,实则用"已深秋"三个字点出整首诗的核心:再好的景致也挡不住季节的流逝,透露出淡淡的时光易逝的感慨。

全诗妙在看似平淡地记录眼前景物,但通过老树、断蝉、斜阳、深秋这些意象的层层铺垫,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秋日的寂寥。就像用素描笔法画出的水墨画,没有浓墨重彩,却意境悠远。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