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山行

闻有高人慕巢父,辄向深山结茅宇。
西南茅茨八九间,父子相将避风雨。
坐话重玄无古今,欲说典坟非训诂。
春来听鸣禽,桥边倚高树。
夏日枕清流,秋成多馀黍。
冬看寒雪白满山,修竹寒梅对清酤。
四时相代乐无涯,不羡人间簪与组。
我今特作巢山行,凭谁寄与劳山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介绍这位隐士(巢父)在山中搭建茅屋,与家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谈论深奥的哲理,但不拘泥于古书的字句解释,显示出超脱的精神境界。

2. 中间部分用四季的景物变化,展现隐士生活的闲适美好:春天听鸟鸣,夏天在溪边休憩,秋天收获粮食,冬天赏雪观梅饮酒。这种随四季更替而变换的乐趣,让隐士完全不羡慕世俗的功名利禄。

3.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这样生活的向往,想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山中的隐士。这里的"劳山主"既是对隐士的尊称,也暗示这样的生活看似清闲,实则也需要付出辛劳。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令人向往的山居生活
- 通过四季景物的变化展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 对比了山居的闲适与世俗的纷扰,突出了隐士的高洁品格
- 表达了作者对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隐士生活的美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简单生活的真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