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庄

松棚叟卖浆,棚下午风凉。
独涧绕群木,数家成一坊。
蜂行花已密,蚕罢叶仍桑。
此地无千步,真堪作蜕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淳朴的乡村生活场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闲适自在的田园韵味。

开篇用"松棚叟卖浆"直接带我们走进画面:一位老人在松树搭的凉棚下卖茶水,午后的凉风吹过棚子,瞬间让人感受到夏日的荫凉。这个场景简单却充满生活气息,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接着镜头拉远,我们看到一条小溪环绕着树林,几户人家自然聚集成一个小村落。"独涧绕群木"的"绕"字用得巧妙,仿佛让我们看见溪水像丝带般在林间蜿蜒流淌。

五六句用蜜蜂采蜜和蚕事结束后的桑树这两个细节,悄悄告诉我们时节——春末夏初,正是百花盛开、农忙暂歇的时候。蜜蜂在密集的花丛中忙碌,桑叶虽然被采摘过却依然茂盛,这些细节都体现出自然的丰饶。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诗人说这块地方虽然不大,但真是适合隐居的好去处。"蜕藏"这个词很形象,就像蝉蜕去外壳获得新生,在这里隐居能让人摆脱世俗烦恼。

全诗就像一组乡村明信片,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画面都充满生机。诗人通过卖茶老人、溪流树林、蜂飞蚕事这些日常景象,让我们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传递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读完仿佛也能闻到茶香、听到溪水、看到蜂飞蝶舞,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