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访卫秧村时看到的荒凉景象,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夕阳下的村庄一片荒芜,诗人重游故地时心情沉重。"荒荒斜日"营造出萧瑟的氛围,"欲断魂"直接表达了悲伤的情绪。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诗人没想到山川地貌都已改变,更没想到繁华与衰败的轮转如此无常。虽然春风依旧吹拂着新建的亭台楼阁,但当年把酒言欢的故人早已不在——这里用"明月"这个永恒不变的意象,反衬出人事的短暂易逝。
最后两句以景结情,西望只见人去楼空,黄昏中只有猫头鹰在空巢里哀鸣。鸮鸟(猫头鹰)在古诗中常象征不祥,它的叫声更添凄凉,暗示这里不仅物是人非,连生机都已消逝。
全诗通过夕阳、空巢、鸮鸣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村庄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通过画面感受"盛极必衰"的自然规律,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比直白说理更有感染力。诗中"春风自改"与"明月曾陪"的对照尤其精妙,展现出时间无情而自然永恒的人生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