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远山村的景象,充满了质朴的生活气息和淡淡的怀旧之情。
前两句写景:天河(这里可能指山间溪流)看似近在眼前,却难以真正到达,山顶的树木参差不齐地生长着。这里用"那可到"暗示了山村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
中间四句写山村生活:村民用简陋的村屋熬制黄蜡(可能是蜂蜡),官府的小炉子上烘焙着荔枝。这个偏远地区很少有官员来此任职,县城太小,连迎接宾客都显得迟缓。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山村原始而缓慢的生活节奏。
最后两句怀古:诗人想起自己的先祖曾在这里吟诗作赋,如今那些石碑恐怕早已长满青苔。这里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石碑的荒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整首诗语言平实,通过山村日常生活的白描和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观察,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淡淡感伤。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事雕琢的真实感,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个炊烟袅袅、与世无争的小山村。
乐雷发
乐雷发(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字声远,号雪矶,汉族,湖南宁远人。 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