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访客寻找隐士却未能相遇的情景,充满了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白云满前山,山门乱溪水"用简单的自然景物勾勒出隐士居所的环境:白云缭绕的山间,溪水从山门前流过。这里的"乱"字不是贬义,而是形容溪水自由流淌的自然状态,暗示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
后两句"幽人何处寻,立久闻松子"点明了主题。访客找不到隐居的朋友("幽人"),只能久久站立,听着松果落地的声音。这个细节特别生动——在安静的山中,连松子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既表现了环境的幽静,也透露出访客等待时的专注与期待。
整首诗的美在于它用最朴实的语言营造出一个空灵的画面:白云、溪水、松声,这些自然元素共同构成了隐士生活的背景。而访客"立久"的细节,又让人感受到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未能相见的淡淡遗憾。诗中没有任何直接的情感表达,但通过景物描写和动作细节,让读者能体会到那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和寻人不遇的微妙心情。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